大多數準媽媽都會準確牢記自己的預產期,有的準媽媽甚至還寫了懷孕日記,但預產期與分娩的確切日期之間是有誤差的,提前幾天或推后幾天,都是常有的事情。醫學上也明確說何時分娩的發動機制尚不清楚,難道真的無法判斷寶寶降生的準確日期嗎?其實,胎兒出生前會給媽媽許多“信號”......
如果準媽媽們能了解臨產的征兆,可以為分娩做好充分準備,及時、適時的住院待產,對于保證母嬰安全,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是非常關鍵的。如果在醫院待產時間太久,準媽媽會無所事事,同時,孕婦之間的交流也會影響準媽媽之間的情緒,甚至會影響休息和睡眠;其次技術較好的公立醫院床位大多很緊張,無法接收太早住院的待產者。所以孕婦可根據醫生建議是否需要提前待產。反之,臨產后如果到院太晚,同時已經出現規則宮縮才送醫院,難免會手忙腳亂,因此,選擇適當的時間去醫院待產是非常重要的。
離預產期還有幾天了,準媽媽的心情一天比一天緊張。有時候會感到腰酸,小肚子一會兒發緊,過一會兒又放松;隔不了多久,還會再一次發緊。每天重復許多次,但沒有規律。這是否意味著寶寶馬上要出生了?
準媽媽的擔心會越來越多,寶寶有多大?生孩子會不會很痛苦?是否能順利地生下來?如果分娩有困難,是否需要剖腹產?會是個健康的寶寶嗎?
腹部陣發性收緊及放松實際上是一種無規律的子宮收縮。這時的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短,大多少于30秒,間隔時間又很長且沒有規律,也沒有陰道出血,這是“假臨產”。假臨產現象不會引起子宮頸口打開。因此,這時還不到真正臨產的時候,不必著急去醫院。
分娩發動前,常有一些先兆癥狀,預示孕婦不久即將臨產,稱之為“先兆臨產”。
A.假臨產(假宮縮、不規則宮縮)
孕婦在分娩發動前,常會出現假臨產,其特點為:宮縮持續時間短且不恒定,間歇時間長而不規則,宮縮的強度不加強,不伴隨宮頸管消失和宮頸口擴張,常在夜間感覺明顯,一天內可有多次發生,經過臥床休息后就會緩解消失。
B.胎兒下降感
隨著胎先露下降至骨盆,宮底高度也隨之下降,多數孕婦會感覺上腹部較前舒適,呼吸變得比前一陣舒暢,胃部受壓的不適感覺隨之減輕,飯量也隨之增加。有時,由于胎先露入盆壓迫了膀胱,孕婦常會出現尿頻癥狀。
C.見紅
妊娠最后幾周,子宮頸分泌物增加,孕婦自覺白帶增多。正常子宮頸的分泌物為粘稠的液體,妊娠期這種分泌物更多而且更粘稠,積在宮頸外口處形成粘液栓,能防止細菌侵入子宮腔內。在分娩發動前24-48小時,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,毛細血管破裂經陰道排出少量血液,與宮頸管內的粘液混合排出,稱之為見紅,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征象。如果出血量大于平時的月經量,就應當考慮是否有異常情況,可能是胎盤早剝或其他出血性疾病,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。
D.高危孕婦:
存在以下情況的高危孕婦應聽從產科醫生安排,提早入院待產:
1.妊娠合并內科疾病,如心臟病、肝、腎疾患等。
2.過去有不良生育史,如習慣性流產、早產、死胎、死產、新生兒死亡或畸形兒史等。
3.本次妊娠出現某些異常現象,如妊娠高血壓綜合癥、羊水過多、羊水過少、前置胎盤、胎位不正(臀位)(橫位)等。
4.其他特殊情況,如高齡初產、身材矮小、雙胎等。
E.特別應該注意的是,
許多經產婦,即便是此次妊娠距上次分娩10年以上者,其臨產的癥狀也可能不明顯,有的稍感腹痛即已臨產,整個產程進展都很快。為防止意外發生,經產婦可提早住院。
此外,假如在家中發現陰道有淡黃色或白色的水流出,并不受控制,說明已經“破水”,這時,不管是否到了預產期,是否有宮縮,都應立即去醫院并盡量平躺,以免羊水流出太多影響胎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