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第一個月:
寶寶身長:0.036-0.1cm
寶寶發育:脊髓,大腦和神經的神經管道開始形成,泌尿系統,呼吸系統,消化系統開始形成。
懷孕第二個月:
寶寶身長:0.1-3cm
寶寶體重:1g
寶寶發育:形成頭部和身體,五官邊清晰可見,所有器官已初步形成,全身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皮膚,手腳的紋理也能看出來了。
寶寶活動:寶寶已經有了輕微的活動,并出現胎心搏動,但媽媽這段時期尚未能感覺到寶寶的活動。
媽媽反應:媽媽有不同程度的早孕反應,不同人應有不同應對方法,媽媽乳房開始膨隆,乳暈及乳頭顏色變深,宮體變軟變大,開始感到尿頻。需嚴格禁止性生活,預防感冒等。
懷孕第三個月:
寶寶身長:7cm
寶寶體重14-28g
寶寶發育:牙床、嘴唇和生殖器開始分化、成形。
寶寶活動:寶寶會踢腳、握拳、轉頭、瞇眼和《》******《》額。
媽媽反應:媽媽子宮增大,會壓迫膀胱和直腸,會出現尿頻、便秘和腰酸。盆腔內循環加快,陰道分泌物增多。媽媽注意分泌物顏色,警惕流產或感染先兆,及時就醫。
孕早期關鍵詞——葉酸
醫生通常建議孕婦在孕早期多攝入葉酸,因為葉酸關系到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。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在懷孕初期的17-30天,此時如果葉酸攝入不足,可能引起胎兒神經發育異常。如果從計劃懷孕開始就補充葉酸,可有效地預防胎兒神經器官畸形。各種綠色蔬菜(如菠菜、生菜、油菜、小白菜等)及動物肝臟、豆類、水果、(如草莓、橙子、香蕉等)、奶制品等都富含葉酸。
孕早期關鍵詞——防止胎兒畸形
孕早期(12周以內)是胎兒主要器官發育形成的時期,特別是胎兒的神經器官及主要的內臟器官。此時易受到各種藥物、病毒、射線等影響而導致胎兒畸形。孕媽咪要注意防止感冒,增加營養提高身體抵抗力。同時要避免一些有毒、有害、放射性物質的接觸。
孕早期關鍵字——流產。孕早期是胎兒成形、胎盤發育完整的重要階段,流產的發生率為整個孕期中最高。孕媽咪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和長途旅行的顛簸。有不良生育史的應盡早就醫,在產科醫生指導下嚴密觀察,必要時遵醫囑使用保胎藥物。
懷孕第四個月:
寶寶身長:18cm
寶寶體重:80-120g
寶寶發育:性器官已經出現,聲帶開始形成,眼皮出現并完全蓋住雙眼,嘴唇出現,前額突出,鼻孔張開,耳朵裂縫可見,四肢長長,手指可掰并有指甲。
寶寶活動:寶寶頭頸會動了,會張嘴吞咽羊水,還會翻身,翻跟斗,亂踢腿。閑了就揉臉,吃手,打哈欠,能聽到聲音了。
媽媽反應:媽媽感到在臍和恥骨之間,子宮開始產生無痛性收縮,常常大口吸氣,乳頭可擠出淡黃色黏液,小腿暴青筋,可在休息時雙腿抬高幫助靜脈回流。
懷孕第五個月:
寶寶身長:25cm
寶寶體重:250G
寶寶發育:皮膚上出現胎毛和頭發,有皮脂和汗腺,腸道內有胎糞,尿液排入羊水。
寶寶活動:寶寶味覺、嗅覺、視覺、視覺和觸覺發育的關鍵時期,寶寶開始有了腦部的記憶功能,心跳很活躍。
媽媽反應:媽媽腰部和腹部開始膨脹,乳腺脹大、下肢發脹,有時呼吸急促,體態豐滿,不宜做重體力工作。
懷孕第六個月:
寶寶身長:30cm
寶寶體重:540-750g
寶寶發育:寶寶能聽到聲音,如爸爸媽媽的交談。
媽媽反應:媽媽乳房明顯增大,偶爾分泌少量初乳,可能因腸蠕動減慢導致便秘。
懷孕第七個月:
寶寶身長:35-42cm
寶寶體重:1000-1200g
寶寶發育:大腦有了溝回和皮質結構,神經纖維在長長,骨骼和肌肉生長迅速,內臟功能逐步完善。
寶寶活動:寶寶活動頻繁,會呼吸,會啼哭。
媽媽反應:媽媽的腰背常感疲勞,身體后仰時重心不穩,容易腳扭傷或跌倒,腳可能浮腫。
孕中期關鍵詞——控制體重
孕中期是胎兒迅速發育的時期,此期孕媽咪的體重也迅速增加。懷孕期間孕媽咪的體重會增加12-14kg,其中60%甚至更多都是在孕中期增加的。孕媽咪要注意飲食結構的均衡,攝入食物種類不能太偏,要葷素結合。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,如牛奶和雞蛋;魚蝦類優于肉類;白肉優于紅肉。通過均衡的飲食結構和控制攝入量來控制孕期體重的增長。
孕中期關鍵字——鈣
孕中期是胎兒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,孕媽咪對鈣的需求量增加了40%。奶制品、豆制品、海產品、多葉的綠色蔬菜都是較好的鈣源,孕婦可多選擇這些食物。
孕中期關鍵詞——產前檢查。按時進行產前檢查是確保母嬰安全的重要措施。孕婦和胎兒的一些異常變化,只有通過產前檢查才能被及時發現。孕媽咪在孕12周以后就可以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初診登記。隨后,按照產科醫生的指導在整個孕期作系統全面的產前檢查。
懷孕第八個月:
寶寶身長:42-46cm
寶寶體重:1500-1700g
寶寶發育:肌肉和中樞神經之間開始相互聯系,胎動更頻繁,發育迅速。
寶寶活動:寶寶會左右轉動,有時候會來個180度或360度大轉體,眼鏡能睜開。
媽媽反應:宮底已達到臍和心臟之間,胃腸也受到壓迫,食欲可能下降,注意防止妊娠高血壓及早產。
懷孕第九個月:
寶寶身長:47-50cm
寶寶體重:2000-2300g
寶寶發育:皮下脂肪增多,皺褶逐漸消退,皮膚呈粉紅色,胎毛消失,指甲長到指尖。
寶寶活動:寶寶力氣增加,活動頻繁,也會休息。
媽媽反應:媽媽容易出現著急、懶惰、操勞等現象,擔心即將出生寶寶的健康及如何選擇分娩方式。此時,媽媽應禁止性生活。
懷孕第十月:
寶寶身長:50-55cm
寶寶發育:所有系統發育成熟,胎盤趨勢老化,羊水開始減少。
寶寶活動:寶寶;臨近出生,胎動會減少,為出生積蓄體力。
媽媽發應:寶寶頭入盆后媽媽膈肌和胃的壓迫減緩,食欲增加,呼吸輕松一些,但會出現尿頻加劇、便秘等癥狀、需充分做好分娩準備。
孕晚期關鍵詞——早產
到孕晚期隨著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不斷下降,孕媽咪常會感到下腹墜脹、排尿次數增多等,這主要是由于胎兒先露下降壓迫了膀胱引起的不適。孕媽咪在孕晚期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。做好胎兒的自我檢測,如自數胎動。保持排便通暢,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。孕媽咪如存在前置胎盤、妊娠合并高血壓等高危因素,應在產科醫生指導下提早入院觀察。
孕晚期關鍵詞——自我監測
數胎動。孕晚期是胎兒活動最頻繁的時期。產前檢查的時候,醫生會教你自我監護胎動的方法。孕媽咪在家休息時要自測胎動,根據胎動的規律來監測胎兒情況。正常時每小時胎動在3次以上,12小時胎動在30次以上表明胎兒情況良好。如果少于20次,就意味著胎兒有宮內缺氧,10次以下說明胎兒有危險,需要去醫院檢查。
孕晚期關鍵詞——分娩方式的選擇
從母嬰安全考慮,剖宮產的適應癥已經有所擴大。但剖宮產作為手術會給身體帶來較大損傷,并非是最完美的分娩方式,更不能替代陰道分娩。產前檢查顯示孕媽咪如果具備良好的分娩條件時,應堅持自然分娩,畢竟自然分娩是人類自然的生理過程。但當孕媽咪出現一些特殊狀況時,及時實施剖宮產手術也是有必要的。
孕晚期關鍵詞——臨產的判斷
孕晚期子宮的敏感度增加,孕媽咪在夜間常常會感到子宮收縮,就以為要臨產了。但宮縮引起的疼痛持續10分鐘左右,或在床上休息后疼痛又緩解了,子宮也不再像剛才那樣硬硬的,逐漸軟了下來,這是假性臨產。當孕媽咪感覺子宮有規律地收縮并隆起發硬,每10分鐘——15分鐘1——2次,并有下腹墜漲感,才是真正的臨產。臨產常發動在孕38——42周之間,這與孕媽咪各自體內分泌的催產素的敏感性有關,初產婦從臨產到胎兒娩出,平均時間為10小時左右。